你问朋友,餐厅榜单到底有用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SHU QIAO


昨晚,参加了2018年度亚洲50佳餐厅颁奖典礼。时光荏苒,去年2017年度全球50佳餐厅颁奖典礼的各种热闹还在眼前,转眼又是一年。


 

但我也不能顺势说,这又是全新的一年。事实上,无论是米其林,还是Best50,一张相对来说稳定的榜单,其实都体现一种行业的稳定感

 

若干新进,若干跌落,大部维持现状,怎么说呢,餐饮界真的是很害怕大起大落的一个行业。

 

就比如说,Gaggan已经是连续第四年的第一位了,另外几位榜上稳居高位的Narisawa也好,Amber也好,如果他们的名次有跌,更多地是给到新餐厅和新人更多的机会。

 

说太多行业的事情,其实大家也没兴趣,那么就来随便瞎扯一个大家都喜欢问的问题:

 

“餐厅榜单到底有用吗?”

 

这个大问题凝聚的,还有很多平日里常见的一些小问题:

 

例如

 

“为什么我按照米其林餐馆一家一家去吃,并没有觉得好吃?”

“食评人是不是会受到特殊招待,所以我跟他们吃到的是不同东西?”

“Best50和米其林哪个更准一点?”

“所有这些餐厅榜单,是不是都是商业产物,不值得相信?”

 

基于这些问题,平时我太懒了,一般都会回答:“最重要是你自己喜欢,自己舌头说了算。”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模糊的答案,但绝不是一个敷衍的答案。因为对于大多数并不把“吃”列为人生目标之一的人来说,当然是遵从自己内心最重要。


爱吃什么吃什么,最简单不过了。米其林当然没有你的感受重要。不做作的好味道,最自然的吃东西的欲望,就像在转角遇到一个对的人,你管ta是乞丐还是王子,是路边摊还是高级店,总之你觉得对了,就对了,那是最轰轰烈烈的食物之爱。


 

但对于很多不断涌现出来的,誓要将吃东西当作半个事业来完成的人,我想说,榜单当然有用。但如果你问“准不准”,那就是一个太不专业的问题了。又不是星座运势。

 

每一种餐厅榜单,首先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价值观支撑它的评定标准。这个价值观来自榜单初创时的服务目的。

 

比如米其林,它更多的是提供非本地人一些旅行途中的就餐指南。“值得专程前往”“值得一试”“很有地方风味”所以本地人就别迷信米其林了。也别吐槽游客爱订米其林。因为米其林指南服务的就是对当地餐饮并不是那么了解,也不会有太多时间去深入了解的异乡客啊。

 

比如Best50,虽然叫做50佳餐厅,但它更注重执掌这个餐厅生死的大厨最佳的50,其实是这一年在行业内引人瞩目的50个餐厅的大厨。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对行业做出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Best50很注重“创新”这个词。这也导致很多初入门者按照Best50去吃,更多的是“吃不懂”。米其林是更容易让人“吃懂”的指南,味道之外,还有服务、环境,大家也更容易懂。


Best50,经常让人有一个小圈子里的精英厨师自己做游戏的感觉。因为它评的是厨房里,客人看不到的那种拼搏、努力、求新、求虐、求严苛的东西。每一次Best50的颁奖典礼,厨师上台领奖,都会有“专业粉丝”忘情尖叫。


这绝对不是简单地觉得东西好吃而已,而是追男神,追女神。每一个行业,都会有让人迷之执念的一个人,你尊ta为偶像也好,神也好,就愿意为ta死心塌地,这是Best50的魅力。


去年我目睹了好朋友追着Narisawa满墨尔本地跑,今年又感受到了江振诚的强大个人魅力。

 

Anyway,无论是日常的寻找美食,还是极致的专业追星,其实都是在给自己找能量就像看星座,看八字,猜奥斯卡谁中选,或是翻阅“全球最美50张面孔”之类的一样,我们的爱和口味,只要能为自身找到能量,就值得奋不顾身地追下去



 另外,再送上一篇跟我一起参加了Asia Best50颁奖礼的好友喜北的长文(请移步今天的二条)。?合影中图右就是喜北哟,她很挑的,但这篇值得好好看。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殳老板的公众号:殳小姐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