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超级八卦的书,会让更多孩子热爱这个世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许多中国孩子,小时候都做过科学家的梦。那时候,这代小孩对恐龙、大海、星空、细胞,有着独有的好奇。


但差不多到从初中开始,他们就与这些东西分道扬镳了。他们遇到的是充满公式和结论的教科书,科学变成了高深和晦涩的东西;小时候那些兴趣,也与大多数人日后的工作生活关系不大。他们对科学的交集直线降低。


但最近,友邻君读到了一本特别有趣的科普书,让人感叹,要是这些孩子能尽早读到这本书,那他们中,定会有更多人能一辈子保有好奇心和小兴趣,会更多人走向科学家的道路。


这本书叫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中文版叫《万物简史》



 1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a voyage of the scientific discovery


这本书2003年出版,至今已获得许多殊荣,而让友邻君最佩服的,是在美国著名书评网Goodreads上,《万物简史》在“Best Science Book”(最佳科学类图书)和“21st Century Non-Fiction”(21世纪的非虚构类图书)两个榜单中,都名列第一,力压《时间简史》《自私的基因》《枪炮病菌与钢铁》等神书。



书如其名,《万物简史》只以400页左右的篇幅,把目前人类对宇宙、地球、海洋、动植物、细胞、基因等有关的几乎所有科学发现,以及发现过程都讲了一遍,称得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正如中文版封面上的话:为万物写史,为宇宙立传。


读这本书,就像一口气享用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Discovery(探索频道)+BBC的《地球脉动》纪录片+《国家地理杂志》的大套餐。一位读者的评价说,这是a voyage of the best of scientific discovery,对科学探索的一次遨游。


写出这样一本书的作者,会让人联想到“百科全书派”(Encyclopédistes)这样的名词,或者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全才。


但意外的是,其作者却根本不是个科学家,甚至不是个理科生!


 2 


孩子般的好奇心

childlike sense of wonder


这本书的作者是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是英国杜伦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校长,是一名优秀的游记和历史领域的著名作家。



那为啥他能写出这样一本科普著作呢?


布莱森说,他小时候曾对地球内部的构造充满好奇,但他能读到的科普读物却无聊晦涩,这让他相信科学是极其枯燥的东西。几十年后,已是知名作家的布莱森,突然意识到,对于自己要住一辈子的地球,竟然是那样缺乏了解。


他说,他想看看,一个外行有没有可能,从零开始,毫不肤浅地理解和欣赏科学的奇迹和成就。


于是,他一个外行,就带着孩子般的童心,用了三年的时间读书看报,访谈专家,最后写出了一本科学家赞叹其严谨扎实、小孩子也能读懂的最佳科普读物。


 3 


八卦+段子讲科学 

The gossipy tone


或许正得益于布莱森的外行身份,他在写作《万物简史》时,起点和普通读者相似,所以该书的用户体验极佳。


他会牵着读者的手,小心翼翼地避免读者在知识森林里迷路他太懂得,对于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或者业余爱好读者,哪些内容会枯燥、抽象。他会把地球和其他星球比作不同大小的豆子,他会把宇宙的历史比作一天24小时,而人类只存在于晚上23:30之后的几十分钟里,来说明人类历史的短小。


得益于他“文科”的背景和大作家的笔力,他还懂得,人喜欢读的不是学术论文摘录,不是公式(全书一共两个)和结论,而是故事


书中,布莱森把高深地科学发现,串进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们的各种奇葩故事中。作者好似一个特别八卦的邻家老大爷,把奇才们的人生讲成“评书”,让圣殿里的科学家们的自恋自私、幼稚偏执跃然纸上。每个故事都有前因后果,主角配角,让我们在读八卦的同时,记住了各种知识点。


英国《卫报》评价说:


He has brought to the book some of the latest insights together with an amusingly gossipy tone. 

他书里有最新的科学洞见,却带着好玩的八卦语气。


更妙的是,他的文字,会让你觉得他是一个“英伦吐槽君”,一边讲知识,一边讲段子,每几页就会出一两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梗。


比如,他这样吐槽社会对科学发现的敌视:


There are three stages in scientific discovery. First, people deny that it is true, then they deny that it is important; finally they credit the wrong person.”

人类的科学探索史总共分三步:第一步人们否认新发现的真实性;第二步,人们否认新发现的重要性;最后他们还会功劳算在错误的人头上。


真是伽利略听了会点赞,爱因斯坦听了会转发的金句!


布莱森的写法,让这本书变得易读有趣。《赫芬顿邮报》对本书有一段书评:


a curious 9-year-old can get something out of, a 12-year-old can read like a novel, and an adult can devour, blessing Bryson all the while for explaining the history of life on earth in such reader-friendly prose.

读此书,一个充满好奇的9岁小孩能有收获,一个12岁的孩子能像读小说那么畅快,一个成年人能狼吞虎咽般停不下来,他们都会不断感激,布莱森能把地球上这些生命的故事,写得如此亲切好读。


 4 


让人聪明

Get smart!


不过,一本全面、好读的科学读物,并不是《万物简史》的全部。


在前面提到的Goodreads里,《万物简史》还有一个叫Get Smart!的榜单上排第一,排后面的是歌德的《浮士德》、、斯宾格勒的《西方的衰落》等的殿堂级名著。



能在这个榜单上领先,也透露了这本书中内涵的哲思,就像榜单的名字Get Smart一样,这本看似轻松、戏谑的科普书,举重若轻地漏着一些人文关怀。


比如,布莱森的这本书,展现了“人类的小时候”,对天的形状、地的尽头、阴晴圆缺、打雷下雨的单纯好奇的样子。人们先谦逊地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疯狂地探索,最后化繁为简。科学并非冷冰冰的教条,而是让人兴奋、让人脑洞大开的东西。


另外,《万物简史》的字里行间里,一直流露着这样暗示:人类多么幸运,能生活在恰好适合人类生存的这一个宇宙、这一个星球上;与微小的细菌、浩瀚地宇宙比起来,人类又是多么微不足道。


有人说,笑着看完这本书后,会更加认真地热爱地球和生命,有人则说,将不再对死亡感到恐惧。


就像爱因斯坦的那句话:


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what one has learned in school. 

教育,就是我们忘完了在学校所学之后,所剩下的东西。


而这本书,友邻君相信,一个孩子或成人,读完这本书,就算什么都没记住,也能收获不少,Get Smart。


写在最后


如果有能力,建议大家选择英文原版书。


第一,这本书的中译本的质量很糟糕。中译本在豆瓣上高达8.8分,但没有给高分的人,几乎都是因为“翻译不好”。

第二,这本书的英文不算难(尤其从第四章开始),每章不长,很适合作为“每天30分钟读完一章”的原版书的素材;如果有准备考雅思托福的朋友,更不要错过这个熟悉自然科学的好素材;


第三,作者是比尔·布莱森,读他的英文就是一种享受,书中一些漂亮的表达,一些双关和讽刺,只有读英文更能get到。


第四,有一些语言,确实是英文更简洁,表述更精确,比如书中这句“98 percent of everything there is, or will ever be in the universe, has been produced.”这里的everything there is, or will ever be,就很难很精确地翻译出来。


第五,夏鹏老师马上要带着一群小伙伴去伦敦见比尔·布莱森了。友邻优课到时候,可能会带着大家一起读布莱森的英文书喔!


在后台输入“万物”,下载英文版万物简史PDF


—END—

本文作者是

友邻优课内容策划团队

张乎安


往期

除了韩雪,这位47岁的低调女神,英语也意想不到地好

豆瓣9.9分!英国首相要给中国的国礼,竟是一套纪录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试听友邻优课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