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大学排名与2018年榜单对比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学术情报社》系清华及美欧日名校博士团队创办的免费分享平台。请动手转发,让拥有更多。

现阶段大学排名的影响逐渐扩大,尤其影响到考生的择校。一个科学、公正、科学的排名还对高校获取资源有很大关系。

日前,国内几大高校排行榜发布机构纷纷发布了2018年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典型的有软科2018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校友会排名、武书连排名等。

其实,早在1987年中国就有了针对大学的排名,这份中国首份大学排名是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以《科学引文索引》的数据对当时国内86 所重点大学进行了排名,并在《科技日报》公布了前20 名大学排名。

让我们先来看看1987年发布的大学排名情况:30年前的这份大学排名分别排出了19所理科重点大学榜单、52所工科重点大学榜单、10所重点农业大学榜单和5所重点医科大学榜单,这些榜单名次曾经出现的大学如今变化还是蛮大的:

十九所理科重点大学排名:

在这份19所理科重点大学排名榜单上看,80年代南京大学是力压北京大学位居全国第一,从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来看,南京大学如今却被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超越。 像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表现依旧强劲,但云南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和新疆大学如今远不如当年了。

五十二所工科重点大学排名:

这份在80年代占绝对主流的高校榜单中。除了清华外,西安交通大学是相当出色,如今却被兄弟上交超越了。天津大学也被挤出了前4的宝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如今凭借气象第一的排名却依旧不如当年。

十所重点农业大学排名:

五所重点医科大学排名:

针对医科类大学,目前绝大多数都被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并入了北京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并入了复旦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并入了四川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了中山大学,目前仅有排名第五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看完了中国首份大学排名榜单后,再来看看2018版的大学排行榜情况,以此来作为比较,看看哪些大学没落了,哪些大学逆袭成功:

校友会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大系列指标,分别为教学质量(占比27.97%)、杰出师资(占比13.21%)、学科专业(10.88%)、科研成果(占比17.09%)、科研项目(占比7.77%)、科研基地(占比6.99%)、办学层次(占比1.17%)、社会声誉(占比10.49%)和国际影响(占比4.43%)。

软科排名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600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前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次排在4到10名。地方高校中表现最好的三所大学分别是苏州大学(27名)、上海大学(41名)和南方科技大学(43名)。

结合上述大学排行榜的比较看,有没有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感觉?时代在发展,高校在不断的进步,相信30年后,中国高校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 陈杰 摄

  香港紫荆杂志社记者:陈部长您好,在今年2月初公布的2018泰晤士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中国有101所大学上榜,?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进内涵式发展方面有哪些关键举措?此外,?谢谢。

  陈宝生:谢谢您,您这是一提三问。关于大学排名问题,可以跟你讲三句话:第一句话,经过这十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发展,中国高校在世界主要排名中位次整体前移,这说明我们高等教育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已经开始冲刺世界水平,我们办世界水平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已经开始形成。第二句话,有101所学校在2017年上榜,这表明我们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随着我们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同向同步同质量提高的。我们走向世界教育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第三句话,对这些排名、这些评比,你可以去看它,去参考它,但是你不要在乎它,它评它的,我干我的。它仅仅是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分析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在那个角度上,我可以去寻找差距,但是在整体发展上我们要增强自信。这就是我对这些排名的看法。

  尊敬排名,不唯排名,重在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学校。你刚才讲的关于我们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问题,我们是办四件事:一是提升培养能力。学校办得好不好,能力十分重要。因为我们学校实际上生产的是未来,是人才,为未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人才培养能力就是学校的生产力。这是我们要办好的第一件事情。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这个时代大家有很多说法,信息化的时代、全球化的时代、新的科技革命的时代,这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异军突起,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都要求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进行创新。这样我们才能培养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这样的历史任务。三是要优化结构。要调整优化我们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让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你要为未来提供人才,就要紧盯未来,你要为市场提供服务,就要紧跟市场需求。所以就叫作跟着市场调,盯着未来走,把我们结构搞优化。四是要改革体制机制,为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各种人才提供体制机制保证。总之,改革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向改革要动力,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谢谢!

来源: 


关注《学术情报社》,动手转发,您的学术人生一路畅通!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