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家具材质特点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16 06:20:08

折叠椅

传统古家具有重实用和重观赏相结合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古家具的实用艺术和观赏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贵重材质占有重要的地位。解读家具材质也是家具文化的范畴,包括木材的干湿、硬软木质的僵硬与软脆、机理纹路的变异、色泽纹样的搭配等方面。

材质代表家具用材质量的好劣,材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显示传统古家具的档次和品位。华贵材质自然首选红木、紫檀、花梨木。相近贵重材质有鸡翅木、橡木、团枣、榉木、核桃木等。以上这些材质比较稀少,显得珍贵还在于其木质硬度适中,色调和木材纹路自然、丰满、柔和,质重沉稳和变异性小的特点。

当然,传统古家具材质泛指上千种的木材,而且家具制作工艺中,对材质的运用同样有广泛性,上千种的木材只有红木、紫檀、花梨木几个树种的华贵,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古家具的传统用材知识进行必要的认识。

传统古家具的制作中对选材的加工工艺非常讲究。俗语有:三分下料七分做。

这是木工加工工艺在运用材质方面的一个要求。“三分下料”就是工匠对木料材质的选择、搭配、合理运用与选材配料的方式。

工匠们要认识木材的材质,是按照锯材的面板或是框枨的纹埋认识木材的干湿,认识木材的变异性,掌握木材制成家具后的变化状况。传统俗语对工艺好的工匠讲究:

三年出师六年成,八年以后好营生(指技术)。

木工学徒从出师到技术的形成,匠师们对木料材质的认识、选择、搭配、合理运用不是一日之功底。如果想要认识传统古家具,我们一定要探讨选材的深层次工艺,应当了解家具制作过程中材质一般运用的知识。这就是好家具材质一定好,好家具还要材质搭配和合理利用好。否则,好材质木料搭配和合理利用存在问题,也不是一件好的家具,所以,传统材质工艺的运用,占家具质量好劣的三分。

家具制作过程中,材质运用还有讲究。俗语有:

春制家具暑不做,卯鞘结构要牢实。

这是说春天制作的家具木质干燥,榫结构牢实不会变形。暑伏天气制作的家具木材潮湿,榫结构会松动。所以,从传统古家具的形状变化中,我们基本上也可以看出加工时是否存在材质的干湿问题。

家具演变过程中,材质的运用也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大约至唐到明时期,中国的木材资源丰富,粗大的木材、名贵的木材比比皆是。那时雕花的镶饰家具较少制作,高档家具的材质,多以一种硬木料制作。尤其是活动性的搬动家具,如凳子、桌子、几案等为代表的品牌。现存大量的明式家具,尤以结构合理以及木质好,以实用和耐久的特点见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关阅读:红木家具材质的树种与分类

清时期以后,传统古家具雕花镶饰有很多高档家具作品,用料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具制作中,各种硬软木料搭配的现彖很多。如变形小、木质好的黄杨木、椴木、柳木等软木用于柜子的雕饰,用较硬木料制作柜桌的腿或是框料。桌子、坐具用肌理好的名贵硬木。

传统古家具制作工艺的合理配料,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清时期特别讲究。如木材的利用率总是好的材质与劣的材质并存,而往往是好的材质少,劣的材质多。

在传统古家具制作工艺中,有口诀:

框料腿料选硬料,镶板花板选软料。

坐具必选硬木做,柜橱要选材质好。

先选面料和腿料,柜门屉面留好料。

侧面背面搭配做,内框底版剩余料。

对中国传统家具的认识,主要是明清家具。有些学者说清代家具不如明代家具好,不是这样。明代家具是根据明时期的客观环境制作的,其面阔的线条形式可能适合现代人的需求观。清代家具是根据清时期的客观要求创造出的那个时代产物,是雕花和镶嵌的吉祥工艺文化用于家具的生活之中的。我们如果说明式家具用料考究,那么清式家具配料考究,是完全符合事实的。

由此,在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中,华贵材质固然重要,用料和配料同样是档次和品牌的重要内容。加之又有各个地方和地区树种拥有的特点,加之制作工艺和风格的差异,形成了中国南北方家具的珍品。比如,南方的樟木、鸡翅木、榉木、橡木、樱桃木、杉木、黄杨木等;北方昀核桃木、槐木、水曲柳、香椿木、柳木、椴木、楸木、榆木等。这些材质,只要用料和配料考究,加上精致的工艺造作,自然同样可以制作家具精品。

扩展阅读:清式家具精巧华丽的不输于明式家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