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无用吗|中国翻译硕士教育大学排行榜(2017)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2007年,。到2017年,翻译专业硕士教育已走过10个年头。开设MTI专业的院校已达到215所。2015年,当前,我国正在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值此MTI专业成立10周年之际,2017年9月16日,北京博雅翻译文化沙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翻译硕士教育中心、中译出版社、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翻译硕士教育大学排行榜(2017)》




书摘


4. 翻译理论无用吗——兼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张白桦


中外的翻译界,一直都有这样一幅奇景:就是理论派和实践派的冰火不容。理论派认为实践派“无能”,实践派认为理论派“无用”。虽然在2011年,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目前国内教育体制内的地位得到了确立。然而,近30多年来,关于理论,翻译与理论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翻译无理论”,到后来的“理论无用”说,也许至今仍然众说不一。


翻译理论有三个分支。1972年霍姆斯(Holmes)发表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明确了翻译学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描写客观存在的翻译现象,二是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普遍原则。在该文中,霍姆斯首次勾画出一幅系统的翻译学研究领域图,描述了翻译学研究的三个分支:翻译理论研究、描写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184191


翻译理论是对翻译活动的系统的认识,是翻译实践的总结与概括。科学的翻译理论对我们进行正确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用翻译理论是前人翻译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归纳。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作为翻译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翻译理论,是从翻译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对翻译活动全面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纯翻译理论和应用性翻译理论一并构成“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而“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又与“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一道构成翻译理论。

 

4.1 翻译理论无用吗


无论出现什么理论,总会有人质疑“有什么用”,好像“有什么用”就代表理论的天然价值。但是问题就在于,不知道“有什么用”,不代表它真的没用。与其天天问翻译理论有什么用,不如去系统地学习一下翻译理论,然后再下判断也不迟。


人生而有涯而艺无涯,一个人如果有生之年完全凭借自身的翻译实践去积累和总结前人努力形成的系统认识,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在现代社会中时间也不允许。花相对少的时间系统学习一下前人的总结和归纳,并身体力行将其用于自身的翻译实践,既能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 潜在的翻译理论的层次性,这决定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关系。


严格来说,实践先于理论,理论来自实践。而且,很大程度上,对翻译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就是翻译理论的一个基础性组成部分。而且,丰富而多样的翻译实践,特别是其中带有普遍性的操作模式或形成机制,往往是理论思考的绝好素材与客观对象。同时,抽象或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也同样对翻译实践操作具有“先导性”的制约作用。许多情况下,纯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往往不是居于技术层面,而更是居于思想和原则层面。

 

4.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有人认为,翻译家不一定谙熟翻译理论,翻译能力全靠在实践中培养提高。此论固然有一定道理,却未免有失偏颇。翻译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科学。科学是有原理指导的。即使是技能,也有其理论根据。施展区区小技也离不开若干科学原理的指导,在蓝翔驾校技校学技术不也还要有个操作指南吗?译作的成功,不一定是译者探索翻译科学的结果,而成功的译作却一定符合翻译的客观规律,一定反映了译者对两种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两种语言的纯熟运用,其成功之处完全可以用翻译科学加以解释,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这样做过。因此,翻译既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或机械式的替代过程,也不是毫无理论根据,毫无章法可循的纯粹的经验活动。翻译需要创作,但不能越矩。创作既是艺术,也是科学。


梅肖尼克(Henri Meschonnic)坚持理论和实践不可分割,两者之间互为映照。理论的作用是改变实践,实践的作用是挖掘理论。贝尔曼坚持认为:如果对翻译实践没有任何改变,那么任何一种理论都没有必要。郭建中认为:“翻译理论最终要解决的是译者的翻译观问题。……有些大翻译家做了大量优秀的翻译,但没有表达过,或没有正式和系统地表达过他们对翻译的看法。但是,这不等于说他们对翻译没有看法或他们没有自己的翻译观。他们对翻译的看法体现在他们的译作中。”


翻译理论坚持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其结合的方式包括:规范和指导实践、描写和阐释实践、启发和预测实践。从人类大量的时间中总结出一些翻译经验,这些经验可以翻过来指导翻译实践;对于翻译经验进行理性的思考、整理与提炼,可以上升为应用翻译理论,这些理论可以总结、归纳、提升和修正翻译经验,在更高层面上指导翻译实践;应用翻译理论、前人对翻译的认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理论传承或者理论的推导)、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一起,共同组成纯理论的理论来源,同时这三者之间也可以产生互动关系,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促进纯理论的发展;


也就是说,翻译理论并不完全来源于实践,理论本身有推导出新理论的功能,相关学科的理论也具有借鉴意义。纯翻译理论并不一定能直接指导翻译实践,而是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翻译观,一方面提供认识、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的工具,翻译的纯理论虽然没有直接直接指导翻译实践的功能,却在建构翻译学科、翻译学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那些描述性的理论除了可以解释翻译现象,本身也有自给自足的作用。另一方面纯翻译理论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用来修正应用翻译理论,进而修正翻译经验,从而指导翻译实践。


另一方面,应用翻译理论的功能对于翻译实践的直接指导意义也是有目共睹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中间可能隔着翻译经验。翻译经验因其缺乏系统性,具有零散和偶发性的特质,不具有普遍意义,应用翻译理论也可以由译者在长期的、大量的翻译实践中产生相似的随感式的、零散的翻译思想,经过思考、总结、提炼以后与应用翻译理论殊途同归。


我们无法否认存在超验的纯理论。它们看起来似乎脱离了目前的实践,但其实是在经验和之前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符合逻辑的天才想象。我们也无法否认存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当然,这与实践能够产生和丰富理论并不矛盾。我们也无法否认理论知识能够拓宽视野,能够将译者的翻译行为和翻译人生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


我们同时需要理论和实践。一个理论繁荣而实践贫乏的时代是可怕的,反之亦然。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和谐融洽的,两者共同构成了翻译文化的基础。翻译文化既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两者都将推动翻译文化的发展。反之,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需要构建一种以开放的、多元的意识作为主流意识的翻译文化。


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翻译活动始于实践。实践的繁荣必将推动理论的发展。理论有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翻译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功能,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总之,虽然“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但是“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选自中译出版社 张白桦 著《翻译基础指津》第一章第四节)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