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续放流提升黄浦江水质 3年新发现10馀种水产品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日前从东海水产研究所获悉,与3年前比较,上海黄浦江新发现了10余种水产品,包括细鳞鲴、华鳈鱼、拉氏狼牙虾虎鱼等,而且刀鱼也已经常年出现在黄浦江中,数量也有所增加。这是东海水产研究所受上海市渔政处委托开展“黄浦江鱼类监测与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鱼类的增加得益于近年来黄浦江水质的改善。据上海市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与2014年相比,2015年黄浦江总体水质有所改善,主要指标中总磷和氨氮浓度分别下降16.7%和14.9%。


据调查,目前黄浦江渔业资源共有72种,其中鱼类60种、虾5种、蟹4种,另外还有螺蛳、贝类等。


3000万尾鱼苗放流

日前,上海在松江区石湖荡“浦江之首”水域,将40余万尾鱼苗放流黄浦江,旨在改善黄浦江生物群落结构,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黄浦江上游水域是上海市重点水源保护区,也曾是水生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的水域。但工业、航运、涉水工程等水域综合利用,给上游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小压力。近年来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以鱼养水,以水养鱼”的增殖放流刻不容缓。


据悉,这次共放流鲢鳙鱼16万尾、鲫鱼15万尾、黄颡鱼15万尾,均为体长10厘米左右的一龄鱼种。


放流苗种均由具有资质的供应商提供,并在放流前进行严格的种质鉴定及药残检测,确保水域生态安全。放流后,这些鱼苗能大量滤食和摄食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达到净化和改善水质的目的。


现场专家说,选择在春季放流是恰逢时机,目前正处于上海市内陆水域和黄浦江为期3个月的禁渔期(2月16日~5月16日)。在此期间放流,不仅能确保放流的鱼苗有两个月左右的休养生息期,且此时野外饵料比较丰富,可以大大提高鱼苗的存活率。今年以来,上海已在这一水域放流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黄颡鱼、细鳞斜颌鲴等鱼种230万尾,5月~6月还将放流各类鱼苗3000余万尾。


每年,上海市区两级都会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增殖放流。上半年,主要在黄浦江和淀山湖水域放流,下半年则重点在长江口进行放流,品种有所不同。


市民放生要讲科学

上海市渔政部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投入经费,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工作。2006年~2008年,上海市渔政处委托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分别开展淀山湖、黄浦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工作。2014年~2016年,上海市渔政处委托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黄浦江鱼类监测与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研究”工作。


调查表明,黄浦江多年的增殖放流已经起到明显效果,昂刺鱼、鳊鱼、鲫鱼、鲢鱼、鲤鱼等经济鱼类明显增加,其平均资源密度已经从放流前的21.9公斤/平方公里增加至30.06公斤/平方公里。


在生态效益方面,大部分放流品种的资源密度保持稳定增长,渔获种类明显增加,水质得到改善;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社会调查,合法捕捞渔民的渔获效益呈增长趋势;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放流活动的宣传,逐步提升市民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同时,市民的放生热情也越来越高,形式丰富多彩。现在,上海民间一年放流的鱼虾量已明显超过政府部门组织的活动。


“我自己关注的民间放生群就有500多个,他们经常组织放流活动。”上海市渔政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确实是个好趋势,但如果放流时间、地点、品种不恰当,也会带来很大危害。


比如,有些鱼类是生长在长江口的,市民如果放生到黄浦江里,它们就会因不适应而一命呜呼。此外,不能将国外的鱼类、龟类随意放到河里,如巴西龟、牛蛙等;不能放流杂交种,如锦鲤、异育银鲫等;不能放流凶猛鱼类,如雀鳝、黑鱼等,这些鱼都会对本地生态系统的造成破坏。


渔业部门提醒市民


应遵守增殖放流相关规定,通过认购放流苗种、捐助资金、参加志愿者活动等途径和方式,参与渔业行政部门组织的增殖放流活动,共同维护水域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



作者:蔡新华 刘静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