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蚧壳虫、肉肉和毛毛虫的古老故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百科君:

分享美肉,分享种肉技巧,分享美好生活!欢迎加百科君私人微信(新微信号:duorou_bk)也欢迎向您身边的肉友推荐本公众号,点击本文标题下的蓝字“多肉植物百科”--再点击右上角“推荐给朋友”即可!


上期推送回顾:

“多肉小美女”9岁创业赚钱,2年来为慈善机构捐款6000澳元

雨天,在雨中拍了肉肉一个多小时,美到了!

“麦克风”玉蝶养护经验分享!

一颗老桩艾伦逆袭的故事

正文开始:


作者:呜莎花园

坐标:天津

编辑整理:百科君


前几天,孩子让我上网帮他找一张雕塑着巨大毛毛虫的纪念碑图片。他提出这个要求的原因,是他们的课本里有一篇关于毛毛虫纪念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在澳大利亚的布尔纳格的广场上,有一座奇怪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塑有一条大毛虫。


19世纪初,有人从阿根廷带来了仙人掌。由于它开的花很美丽,又浑身都是刺,人们就把它栽在住宅周围当作围墙。


但是,人们万万没有料到,仙人掌特别适应澳大利亚的气候条件,于是迅速泛滥成灾。


人们使用了推土机、农药和各种手段,都没办法遏制仙人掌的生长。


生物学家仔细研究后终于发现,南美洲有一种蝴蝶的幼虫会以仙人掌为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南美洲的仙人掌不至于泛滥。于是人们从南美洲引入了这种蝴蝶。


小小的毛虫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控制住了仙人掌。人们为了感谢毛虫,就特地建立了这座毛虫纪念碑。 ”


我相信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旅游国家,这么一个奇特的纪念碑一定是不难找的,于是就答应下来。


等我真的去网上搜索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找不到毛虫纪念碑的图片资料。由于事关仙人掌和蝴蝶的知识,我很快就对这件事情产生了兴趣,决定把这件事情追查到底,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搜索之后,这个“毛虫纪念碑”的真实照片还真的让我给找到了。


传说中的“毛虫纪念碑”


看了“毛虫纪念碑”真容之后,是不是会有大失所望的感觉?说好的毛虫雕像呢?说好的南美洲的漂亮的蝴蝶呢?怎么全都没有了?怪不得现在网上文章标题党那么多呢,原来都是跟小学课本学的呀。


纪念碑碑文上大致记载了故事的真实情况。


“毛虫纪念碑”的碑文


毛虫纪念碑的碑文大意是这样的:


“1925年,昆士兰州遭到了外来物种刺梨仙人掌的入侵,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有害物种入侵事件。刺梨仙人掌占据了昆士兰州5000万英亩的土地,其中的3000万英亩土地上只有刺梨仙人掌生长。


当时多而比地区是重灾区。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为此建立了联合项目组,进行生物防治刺梨仙人掌的研究工作。


1925年初,项目组的科学事业主管,艾伦帕克赫斯特,从阿根廷引入了数量不多的仙人掌螟蛾。它们来到澳大利亚后迅速繁殖,并把土地从刺梨仙人掌手中解放出来。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些昆虫就摧毁了密集的刺梨仙人掌。


这块纪念碑由昆士兰妇女协会立于1965年5月27日。它记录了昆士兰人民对从刺梨仙人掌手中拯救了他们的仙人掌螟蛾的感激之情。”


由于呜莎英语水平有限,只能帮大家粗略翻译一下,英语好的花友,还是自己读读碑文比较靠谱。


纪念碑上并没有说到昆士兰当年引入刺梨仙人掌的原因。但课文里说的用来当作篱笆来用,显然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用带刺的仙人掌当作篱笆来防贼,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而且还是30年前的中国的思维方式。不过这倒是与撰写这篇小学课文的年代相符。


由于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关于澳大利亚引进南美仙人掌的原始初衷已经众说纷纭。在很多说法当中,养虫说,是最能让人信服的一个答案。


根据《墨西哥征服史》中的记载,早在西班牙人到达南美洲之前,墨西哥的原住民就开始大量养殖胭脂虫了。胭脂虫是寄生在仙人掌上的一种蚧壳虫,这种蚧壳虫的体内富含一种叫做胭脂红的色素,是优质的红色染料。西班牙人初次见到这种红色染料后,就如获至宝。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大量生产这种染料,然后运回欧洲销售。在17和18世纪,胭脂虫提炼的染料是仅次于黄金和白银的重要物资,在贸易中占比极高。


你可能会以为,一种从蚧壳虫中提炼的染料有什么了不起,怎么能与黄金白银相提并论呢?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即便到今天为止,胭脂红色素仍然是一种最安全、使用最广泛的红色素。各种人工合成的红色素都陆续被证明致癌后(比如大家熟悉的苏丹红),就更加让蚧壳虫中提炼的胭脂红的地位变得不可动摇。从石榴等植物中提取的红色素虽然也无毒,但作为食品添加剂时会改变食物的味道,如果你不希望火腿吃起来是酸酸的,那么最好还是选择胭脂红吧。


于是乎,西班牙因为胭脂红而大发横财。为了保持在红色染料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西班牙对胭脂虫的养殖守口如瓶,严格禁止胭脂虫活虫出口,甚至一度放出假消息,说这种红色染料是从一种及其稀有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法国人很快后来居上,在位于北非的殖民地成功的繁殖了仙人掌和胭脂虫,打破了西班牙人对胭脂红的垄断地位。


英国也一直非常钟情胭脂红。钟情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英国的皇家卫队的军服,就是胭脂红染色而成的。如此钟情胭脂红,自然不愿让胭脂红一直垄断在西班牙和法国手中。


英国皇家卫队穿着胭脂红的军装


于是英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尝试养殖胭脂虫。20世纪初,作为英联邦最重要成员国之一,澳大利亚在昆士兰尝试引进了墨西哥刺梨仙人掌,用于养殖胭脂虫。然而遗憾的是,虽然刺梨仙人掌很适应澳大利亚的气候,但胭脂虫却没能繁殖成功。胭脂虫虽然可以用来生产胭脂红色素,但本质上来说,胭脂虫就是墨西哥刺梨仙人掌的唯一天敌。没有了胭脂虫的危害,刺梨仙人掌立即就泛滥失控了。


昆士兰当地的报纸详细的介绍了刺梨仙人掌的习性,并告诫民众不要用拔除、踩踏、推到等方法对付这些仙人掌,因为这样做会让仙人掌更加泛滥。对于刺梨仙人掌美味的果实刺梨,倒是鼓励民众将它们吃掉,这样可以避免刺梨仙人掌的种子到处传播。刺梨仙人掌的果实有点儿类似火龙果,美味而且多汁。但在澳大利亚,这绝对不是好事儿(人口少吃不完啊,要是在中国还想泛滥?立马吃光光)。昆士兰政府甚至付费奖励民众捕杀所有以刺梨为食的动物,以避免仙人掌种子进一步的传播。


当地报纸:澳大利亚的入侵——无声的夺取了我们2900万英亩的土地


当地电视台的视频资料


为了夺回被仙人掌抢占的土地,人们用上了一切方法,包括下毒。当发现机械铲除的方法无效后,当地政府在仙人掌占领区大量喷洒了砷化物,想把仙人掌毒死。对土地使用砷化物绝对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对环境破坏极大。而且很快仙人掌就适应了含砷的土壤,重新繁殖起来。毒杀仙人掌的战役不仅没有胜利,反而留下了可怕的后遗症,至今为止,昆士兰和南威尔士州的土地上仍然能检测到过量的砷化物残留。


事实证明,人类是渺小的。当人们意识到刺梨仙人掌泛滥的原因在于繁殖胭脂虫的失败时,为刺梨仙人掌寻找一种新的天敌就纳入了仙人掌大战的议事日程。澳大利亚的昆虫学家远赴南美洲,对上百种与仙人掌共同生存的昆虫进行了研究,并把昆虫样本引入澳大利亚进行实验。终于,一种仙人掌螟蛾的幼虫不负众望,肩负起把刺梨仙人掌吃掉的重任。


在仙人掌螟蛾来到澳大利亚之后不到十年,疯狂的刺梨仙人掌就被大面积摧毁,土地也被解放出来。


引入仙人掌螟蛾前后的对比照片,图中的cactoblastis,就是仙人掌螟蛾幼虫的名字


故事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结束了,我们总结一下吧。


1、不要太多:可爱的肉肉,如果泛滥起来,也会很可怕,即使她很好吃也没用。


2、换个角度,坏的也可能变成好的:比如人人憎恨的蚧壳虫里就有著名的经济昆虫白蜡虫和胭脂虫。


3、我们总以为自己知道一切,其实只是一知半解:刺梨仙人掌的泛滥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西班牙也曾尝试着在距离欧洲更近的加那利群岛上繁殖刺梨仙人掌和胭脂虫,多亏在繁殖失败后悬崖勒马,不然我们今天就不会见到那些丰富多彩的莲花掌属肉肉了。


感谢蚧壳虫、仙人掌和毛毛虫带给我们的这个古老的故事。


感谢“呜莎花园”的分享,看完这篇就当是睡前故事吧,看完莫忘到底部点ZAN支持哦!

百科君期待大家的投稿分享!写出你的心情,分享你的多肉生活!

投稿 (→投稿说明

多肉植物百科(微信号:duoroubaike)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底部右下角“写留言”功能已经开启,

欢迎大家互动,留下您的精彩点评!

版权声明:文章若未注明出处即来源于互联网。百科君尊重原创,向原创者表示感谢。因部分文章无法查明原出处,故暂标注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百科君(微信号:duorou_bk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百科君有些真心话想跟大家聊聊!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多肉植物百科--多肉植物界第一自媒体!介绍多肉植物种植养护方式,分享多肉植物图鉴,百科君与您不见不散,爱多肉,爱生活!生命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如果你是同道中人,请加百科君私人微信号:duorou_bk(←长按可复制,加的时候请备注:肉友或卖家)

温馨提醒:回复数字0可查看以往推送的内容!
有多肉相关问题您可以直接关注多肉植物百科公众号(微信号:duoroubaike)后,在公众号里回复相应的关键词,即可得到对应的回复!
新手、品种、配土、群生、徒长、施肥、度夏、浇水、黑腐、叶插、砍头、扦插、虫害、病害、煤烟病、创意、开花、多肉组合、欧美多肉、国产多肉、中韩多肉、景天韵、多肉植物馆、熊童子、生石花、静夜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访问多肉植物百科官方微店!或复制网址 http://wd.duoroubaike.cn 在浏览器里进行访问!百科君微店的多肉及周边商品即将陆续上架!敬请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百科君的微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